2012年9月15日 星期六

如何,野美濃?


美濃,南台灣的稻米生產重要基地,土地美麗而富饒。


為了在文化體驗之外更深化學員的認識和實踐能力,我們期盼以美濃為實踐基地,帶領大家以各種方式體驗美濃的人文與自然,當然,還有那無可取代的社會歷史。


 
 Point.青年參與:

將活動的主要訴求對象開門見山點出,從「青年參與社會」的觀點出發,安排在地返鄉環境、社區、藝術青年工作者與本地之外的大環境公共議題倡議、實踐者進行對談、交流;講師群的邀請多以青、壯年一代,已在各個領域耕耘多時並正在積極發揮影響力的青年鬥士,讓相近鄰世代的理念溝通與交流零斷層!活動中亦安排青年圓桌論壇,邀請來自台灣各地的青年工作者相互交流、分享他們在各項議題推動、獨立報導與社區營造之間的工作經驗。活
動立意在匯流返鄉/援鄉與外地的青年工作者,召喚來自台灣各地的新一代青年力,在傳統的尊重之上發揮創意,立足農村,放眼世界。




美濃青年著藍衫,一起加入反核行列

    
美濃也走上街頭,呼應反國光石化環境運動

             

 Point 2 .生態環境:
美濃地區濃厚的客家文化、自然景觀以及多樣性的生物資源一向被視為高雄的後花園,這裡除了是農業生產的重地之外,亦因為幸運擁有黃蝶翠谷這座美麗又天然的「自然教育中心」,以及雙溪母樹林多樣的樹種,整區如同一座活絡的生物資源寶庫,終年吸引生物研究的專家學者、愛好自然的外地民眾、以及當地的民眾鄉親爭相投入黃蝶翠谷的懷抱。自然為萬物之本,居住在美濃地區的客家居民們的生活軌跡亦與這座山谷息息相關,除了生態平衡之外,重要的水資源議題亦可溯源於此。因此,本活動藉由帶領學員進入這座溪谷當中進行生態的觀察和體驗,討論生態環境與人類生活的重要聯結,藉由達人導覽、鳥類觀測,將環境教育的精神帶入,寓教於樂的同時,亦將保育的觀念帶給學員。此外,亦安排了客家民俗植物的辨識課程,從認識植物開始談到倚山為生的客家先民如何在墾殖的過程當中,發揮生活的智慧,結合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素材,製作具有客家族群文化的生活食品、物品;揭示學員「人類取之於自然、用之於自然,更應該回饋、保護自然,才能永續利用。」的環境保育觀念。



黃蝶翠谷裡的生態與活力


一個溪谷有多少物種的故事?



 Point 3.農事體驗:
慮及多數都市青年並沒有務農的經驗,本活動藉美濃做為「重要糧食生產基地」之便,讓參加的學員實地進入農村的生產流程當中,與「三農」(農村、農業與農民)進行「親密的接觸」。課程規劃讓參與者用一整個上午的時間,分組跟隨三位在地推行友善土地耕作方式的農民,進行農務實做。藉由彎腰,謙遜地嗅到泥土的芬芳;讓微風吹拂汗濕的臉頰,真切地聆聽田野的聲音;而所有在過程中瞬間湧上的感動與觀察,就留在當晚「農事交流」的活動課程中,與其他組的夥伴還有帶領的農事達人進行分享與回饋;同時,為了更深入認識台灣農業議題及全球各地的「三農」問題,亦在農事體驗後,邀請了國內持續關切探討農業議題的講師進行對談。



人、土地與自然,是我們溫飽的來源。學習親近土地。


美好的收成,是土地的驕傲。




 Point 4.人文/社區藝術:
如果說在土地上的生活經驗是最好的創作素材,進而書寫、描繪出富含情感的表達,絕對令人感動而難以忘懷。美濃這個客家農村在文化、藝術方面的展現早已遠近馳名,這裡除了有著名的台灣文學作家鍾理和、之外,亦曾經吸引了許多作家的流連忘返,進而創作書寫這座小城;而充滿美感的生活藝術如客家油紙傘、手工藍衫、美濃陶等手工產業,則處處展現了客家文化中含蓄溫潤的生活之美。在這個充滿人文與藝術氣息的客家鄉鎮,除了吸引好奇的遊客之外,亦召喚了許多藝術創作青年從城市裡歸返,將創作落實在這片土地上,結合對自然與生活中的感受、對農村產業的紀錄與反思,創作出格外具有生命力且令人深省的作品。
這樣的藝術氛圍亦聯結到社區空間的展現上。隨著藝術介入社區空間的社造範例,在藝術、空間、社會運動、社區營造等領域活躍的學者,紛紛帶領著學生進行社區藝術的溝通與創作,這種結合環境運動與社區營造的策略讓藝術家更具有文化行動的色彩,亦活絡了隨著產業需求削減,逐漸沒落至於邊緣位置的農村生產空間。而在近年由本會籌辦、每年一度的「黃蝶祭」活動中,都將社區藝術視為重要的社區文化推動方向之一,並以美濃多處社區空間作為實踐。因此,在本次活動的規劃當中,本會亦邀請藝術介入的學者和社區實踐的青年工作者,一同來分享這種社區營造與文化運動推行的過程與概念。


黃蝶祭,將音樂、藝術帶入美濃,社區也活絡了起來。



孩子心中的翠谷,是生活藝術的實踐。



  「青年力,野美濃--2012台灣青年客家田野工作隊」乃是從以上所述的面向作為活動主題的規劃與設計,企盼藉由四天三夜的活動,讓參與的學員從社會議題的觸通、生態環境的啟發、農事勞動的體驗以及在地人文藝術與客庄社區的連結當中,看見客家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體會更廣義的族群文化所衍伸出來的精神與展現之高度,並開啟另一個世界的視野,進而以行動參與社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